首页

sm女王样

时间:2025-05-29 02:28:49 作者:新疆27个重点公路项目集中招商 总投资1454亿元 浏览量:58628

  中新社桂林10月12日电 题:广西百年非遗焕新颜 柚罐清香“飘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改良之后的桂林柚罐,外观古朴小巧,又清香怡人,已成为很多来桂游客的伴手礼,还屡次出口到美国、新加坡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王伯杨近日受访时说。

  柚罐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明代,“桂林柚罐是将青柚掏空柚子肉,并经过晾晒、塑形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茶罐。我们将柚子固有形态改造成扁圆形,用收口器捏塑出比罐身尺径小的沿口,使其形态更加美观。同时经过长时间日晒使其‘皮革化’,储存时间更持久。”王伯杨说。2020年,以桂林柚罐为代表的桂林柚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王伯杨向游客介绍桂林柚罐制作工艺。韦佳秀 摄

  “三月柚子花,四月结果果......阿爷要弄烟包壳,阿姐要弄桂花盒......”王伯杨告诉记者,他从小入耳的这首童谣,其中传唱的“桂花盒”即桂林柚罐。他说,柚子自古有辟邪正气,吉祥如意的寓意,而经过改良后的柚罐成品精致古朴、气味清新,喜茶人士多用来存放桂花、茉莉、普洱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柚罐、喜爱柚罐,王伯杨将工坊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很多东盟国家的旅游团会把这里纳入旅游点。”王伯杨称,下个月还将接待来自南非的旅游团,带他们体验如何制作柚罐,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2020年,由王伯杨制作的“稚禾八分桂林柚罐”还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柚罐一年产量大概有10万只,收益在700万元人民币以上。”王伯杨称,这枚茶席雅物,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桂旅游的伴手礼。

图为工人给桂林柚罐做口沿收口。韦佳秀 摄

  记者走进王伯杨在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设立的工坊,工人们正在专心制作柚罐,格外安静。原来,王伯杨雇用的工人多为聋哑人。“柚罐的制作周期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工艺并不复杂,但极其需要耐心。经过培训后,他们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他说。

  2023年底,王伯杨还把桂林柚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进了灵川县灵川镇双潭村。当地农户利用农闲制作柚罐,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也使得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实现了活态保护。截至目前,柚罐制作技艺直接带动当地超2000人实现灵活就业。

  多年来,王伯杨致力于推广与普及柚罐非遗技艺。他告诉记者,中国国内很多民众都对这一项技艺感兴趣,“我在社交平台直播柚罐制作工艺公开课时,在线观看人数时常超过十万人。”

  王伯杨说:“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这项非遗技艺的附加价值,让它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并用这些‘经济能量’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从而把桂林的传统工艺推向世界。”(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南航将新开北京大兴至澳门直飞航线

命运不仅是承受,还要奋力过招。《人间信》还展现了个体在被命运倾轧的时刻迸发出的能量。书中的女性群像尤为动人——顶天立地的奶奶、逆来顺受的母亲、被生活烈火淬炼成老辣模样的小妹……一位位女性,缝补了这个破碎的人间。小说既书写了她们被辜负、被剥夺的一面,也以深情的笔触向她们如野草般的生命力致敬。

第四届消博会落下帷幕 共首发1462件新品

在医务室,郑铮被灌下去的藿香正气水刺鼻的味道呛醒。醒来之后,她重新化上妆,继续拍完那场戏。那次中暑,给郑铮留下了点“后遗症”,闻到藿香正气水就想吐。

江西省侨联汇聚侨心侨力 助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李彦庆:中国船舶工业在规模化和技术创新方面有巨大的进步,我们的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要引领全球行业快速绿色转型,我们要引领很多新的技术植入传统的造船工业之中,使得我们造船工业能够在新的形势下焕发出新活力。

(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北鲵妈妈”:坚守无人区21载 保护“极危”远古精灵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最新公布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显示,宁波有69家企业成功入选。目前,宁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累计已达352家,占整个浙江省的24.58%。

湖南黄金:关注到媒体报道平江发现超40条金矿脉

2023年到今年奥运前的备战阶段,曹利国一直饱受伤病困扰。“有人会当着面说,这小子又受伤了。”面对质疑的声音,他一度压力倍增,害怕给人留下“一到关键时候就掉链子”的印象,也曾自我怀疑、萌生退意。最终在教练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走上奥运舞台,并有所斩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